为唐氏综合征儿童父母提供的读书笔记(7):3-5岁

身体检查

3-5岁的唐宝应该进行的身体检查罗列(有些检查可能在之前提到过,这里对该年龄段做一个归纳总结)

1.听力

每年进行一次听觉测试,直至18岁成年。

2.甲状腺功能

每年进行一次甲状腺功能检查,直至成年。

3.心脏

如果宝宝出生时患有心血管方面的疾病,需要定时复查。

4.视力

每1-2年应进行一次视力检查。特别注意白内障、角膜炎、屈光不正。

5.牙齿

每年进行一次牙科检查。

6.呼吸

如果怀疑宝宝存在睡眠呼吸暂停,需要及时进行睡眠检查,并转诊至耳鼻喉科医生。

早期干预中的社区参与(融合)

在上一节中我们谈论到了对孩子们早期家庭教育的一些方面,在这里做一个补充。孩子们要想加强社交沟通能力,进一步切身体会并了解社交规则与生活常识,进行社区参与是最好的方案之一。

为什么要参与社区?

1.任何年龄段都需要社区融合

儿童、青少年需要伙伴和友谊,成年人需要丰富的社会生活,避免一直待在家中导致各方面能力提早退化。支持心智障碍者走向社会,融入社区,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社会生活能力,更好地在社会中生存。

2.社区的优势

社区是一个很好的天然教学场所,孩子可以在父母的引导下、在真实情境中去应用和实践平时学习到的各种技能。

3.“父母先走出来,孩子才有未来”

融合首先需要父母打开心结,不刻意对身边人隐瞒孩子的情况,心智障碍孩子的未来,取决于父母是否真正接纳这个孩子。从另一个角度说,一些父母的痛苦根源并不是一个有心智障碍的孩子,而是能否真正接纳。

如何参与社区

1.适应社区

首先要走出家门,了解并使用社区的资源和各种公共设施设备,从附近的小商店、理发店、健身房等场所开始,让心智障碍者可以逐步适应环境,拓展其生活经验,当他们熟悉了社区环境,就会慢慢放松下来,自然地融入社区。

2.参与井贡献社区

寻找其他社区参与的机会,如: 家长组织举办的融合活动、社区向居民开放的各类休闲和体育活动等,照护者也可以带孩子一起贡献社区,例如担任垃圾分类等社区事务志愿者等。

3.社区内部倡导,建构社区支持资源网络

在社区内为心智障碍者搭建一个良好的融合环境——让社区内常接触的左邻右舍保洁保安都了解到孩子的情况,在有需要的时候,坦诚地告诉别人可以如何支持这个孩子,让社区里的人“看着孩子长大”,他们会通过自己的观察、相处的经历去了解、理解和接纳这样的孩子,逐渐成为自然支持资源。

幼儿园升小学转衔准备

时间:最晚在幼儿园大班的下半年,完成幼儿园升小学转衔计划的制定

参与人员:父母、学前与小学普教及特教老师,及医生、治疗师等必要相关专业人员

为什么需要幼儿园升小学转衔准备?

(《让残障孩子成为最重要的自己》,P40)

幼儿园升小学的转衔准备中主要涉及哪些内容?

(奇色花福利幼儿园,2022;广州市扬爱特殊孩子家长俱乐部;周玲,2022)

初步择校准备

在孩子们进入小学阶段之前,家长应该着手初步了解学校方面的相关知识,初步得到几个可以选择的目标小学。

融合教育是什么?

融合教育又称全纳教育,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4年6月于西班牙萨拉曼卡召开的“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:入学和质量(World Conference on Special Needs Education:Access and Quality)”主题会议上提出。本次大会颁布的《萨拉曼卡宣言》首次提出了融合教育的理念,强调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基本权利,提出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个性、兴趣、能力和学习需要,学校要接纳全体儿童,并满足他们的特殊教育需要。融合教育将残障视为孩子的特点而非缺陷,教育需要包容与接纳每个孩子的特点,并因材施教。需要注意的是融合教育所提出的“平等”并非让所有孩子接受整齐划一的教育,而是强调包容与接纳。

融合教育理念的提出使得残障儿童也可以进入普通学校学习,教育需要而非在独立的特殊学校学习。这一教育模式大大加强了孩子们的社会融合度,使得孩子们更有可能在未来脱离父母,进入社会独立社会。

这一教育理念目前还在普及及逐步实施的过程中,部分普通学校不支持融合教育。孩子们及父母在入学及入学后依然面临诸多挑战。

目前唐宝有哪些接受教育的方式?它们的优缺点是什么?

目前我国唐宝接受教育的方式大体分为四种:

  1. 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,与其他同龄非特需学生同校同班
  2. 在普通学校附设特教班,与其他同龄非特需学生同校不同班
  3. 在特殊教育学校就读,与其他同龄非特需学生不同校
  4. 送教上门,在特需学生家中进行教育

这些教育方式各有利弊,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融合力度最大,理论上更利于孩子融入社会。但随班就读也可能遇到歧视、特殊需求无法解决等问题,需要综合自己孩子的情况进行考量,选择合适的受教育方式。

理论择校原则基础

理论上以融合为先,现实中结合自身与环境情况综合考量。

现实中,以唐宝与环境的匹配度最佳为原则。

参考文献

  1. Jacob J, Sikora M. The Parent’s Guide to down Syndrome. Simon and Schuster; 2015.
  2. 壹基金. 心智障碍者家庭支持资源手册:唐氏综合征[J]. 2022.
  3. 壹基金. 心智障碍者家庭支持资源手册:0-6岁婴幼儿期[J]. 2022.
  4. 崔凤鸣,蔡聪,傅高山,许家成(2015),《让残障孩子成为最重要的自己——给家长的支持手册》,p40
  5. 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奇色花福利幼儿园 (2022) ,“幼小衔接”,孩子究竟需要什么?
  6. 周玲 (2020),心智障碍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,《中国心智障碍者保障状况蓝皮书》,中国社会出版社,p181
  7. 许家成主编(2020),特殊教育安置概述,《特殊教育概论》,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,p47